1、炎(拼音:yán)是漢語常用字,此字始見于商代甲骨文。炎古字形從二火,本義一般認為指火光上升。又可泛指焚燒。由焚燒引申為熱、極熱,如“炎熱”、“炎夏”;由熱又喻指炙手的權勢。“炎”還指炎癥,即身體某部分發生紅、腫、熱、痛等的癥狀,如肝炎、發炎。又讀作yàn,義指火光、火焰,這一意義的“炎”后作從炎、臽聲的“燄”,又作“焰”。
2、《唐韻》《集韻》于廉切。《韻會》疑廉切。《正韻》移廉切,竝音鹽。《說文》:火光上也。《玉篇》:熱也,焚也。《書·胤征》:火炎崑岡,玉石俱焚。
又《洪范》:火曰炎上。
版權聲明: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,如有侵權,聯系刪除
原文鏈接:http://www.freetextsend.comhttp://www.freetextsend.com/shenghuojineng/1227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