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(dāng)我們聊起《三國演義》的時分,各位起首想到的約莫照舊那些縱橫馳騁的猛將,好比呂布、關(guān)羽、張飛、趙云、馬超、典韋、許褚等。
很多三國喜好者,關(guān)于這些猛將的兵器也是一五一十,好比:
呂布的方天畫戟,關(guān)羽的青龍偃月刀,張飛的丈八蛇矛、趙云的龍膽亮銀槍、馬超的虎頭湛金槍、許褚烈云虎嘯刀、黃忠的九鳳太陽刀……
但實(shí)踐上,很多我們印象中的兵器,有些在原著中是不存在的,而是來自評書:好比趙云的龍膽亮銀槍、馬超的虎頭湛金槍、許褚烈云虎嘯刀、黃忠的九鳳太陽刀。
真正出自《三國演義》的著名兵器并不多,僅有關(guān)羽的青龍偃月刀,張飛的丈八蛇矛、呂布的方天畫戟。
本文,就給各位具體先容一下,在《三國演義》原著中,名將們真正使用的兵器。只先容近身戰(zhàn)役兵器,弓箭就不逐一先容(除非弓箭有專門的稱呼),由于武將都有一把弓箭。
1、劉備:雙股劍。
2、關(guān)羽:青龍偃月刀。又叫冷傲鋸,重82斤。
3、張飛:丈八點(diǎn)剛矛。也叫丈八蛇矛。
玄德謝別二客,便命良匠打造雙股劍。云長造青龍偃月刀,別名“冷傲鋸”,重八十二斤。張飛造丈八點(diǎn)鋼矛。
三英戰(zhàn)呂布
4、趙云:長槍、青釭劍。
約莫有伙伴會說趙云的兵器是龍膽亮銀槍,也有人說是涯角槍,但你翻遍三國演義都找不到這些個字眼。
龍膽亮銀槍也好、涯角槍也罷,大概都是出自評書內(nèi)里(評書聽的少,不克不及確定)。
在原著中趙云的槍,基本就沒有專門的名字,就是一把無名的長槍。
從形貌來看,的確應(yīng)該是一把潔白色的槍:那槍渾身上下,若舞梨花;遍體紛繁,如飄瑞雪。
趙云另有一把青釭劍,削鐵如泥。長坂坡之戰(zhàn)中,從曹操部下夏侯恩手中攫取。
5、黃忠:大刀,鐵胎弓(弓是二石硬弓)。
黃忠人稱“寶刀不老”,評書內(nèi)里黃忠的寶刀名字很多,依據(jù)出處不同,有的叫赤血刀、有的叫九鳳太陽刀、有的叫鳳嘴刀、另有的叫象鼻刀。
但在原著中,黃忠的寶刀也沒有個高上的名字,就是大刀。
6、馬超:長槍、流星錘。
馬超的兵器也沒有特別的名字,就是平凡的長槍,在和許褚戰(zhàn)役的時分,還掰斷了一把。
對了,我們熟知的“虎頭湛金槍”,在三國演義原著中也是沒有的,是評書藝人給添加的。
馬超另有暗器“流星錘”,他在和張飛戰(zhàn)役時,還想用流星錘暗殺張飛。
7、馬岱:常用的兵器是大刀,偶爾也用長槍。
在和張飛交鋒的時分,就使用過一次長槍。其他戰(zhàn)役基本上都是大刀,包含一刀砍死魏延。
8、魏延:常用的兵器是大刀,偶爾也用長槍。
在襄陽城引劉備雄師入城時,以前使一柄長槍和文聘交兵。
其他戰(zhàn)爭都是用大刀作戰(zhàn),好比長沙斬韓玄、迎戰(zhàn)馬岱、迎戰(zhàn)泠苞都是縱馬提刀。
9、姜維:長槍、弓箭。
常常看到網(wǎng)絡(luò)說姜維的兵器是綠沉槍,長一丈二,重68斤,這都是評書內(nèi)里添加的。
三國演義原著中,姜維的長槍也沒有自用的名字。
10、廖化:大刀。曾一刀將鄧艾副將鄭倫斬于馬下
11、劉封:大刀、長槍。曾用長槍戰(zhàn)徐晃,用大刀戰(zhàn)孟達(dá);
12、關(guān)平:大刀。
關(guān)平出帳,提刀騎馬,領(lǐng)兵來迎龐德。
13、關(guān)興:承繼父親的青龍偃月刀。
14、張苞:承繼父親的丈八蛇矛槍。
15、鄂煥:方天戟。
16、王平:大刀。
17、張翼:長槍。
18、傅僉:四楞鐵簡。
19、諸葛尚:長槍。
20、傅彤:長槍。
1、曹操:馬槊、倚天劍。
曹操在赤壁之戰(zhàn)前,志得意滿,橫槊賦詩。
我持此槊,破黃巾、擒呂布、滅袁術(shù)、收袁紹,深化塞北,直抵遼東,縱橫天下:頗不負(fù)大丈夫之志也。
曹操原本另有兩把寶劍,一把是倚天劍,一把青釭劍。青虹劍賞給夏侯恩使用,在長坂坡被趙云搶走了。
2、曹仁:大刀。
曹仁在城上望見牛金困在垓心,遂披甲騎馬,引麾下勇士數(shù)百騎出城,奮力揮刀,殺入?yún)顷嚒?/p>
3、曹洪:大刀。
曹操被徐榮追殺,落于馬下,被曹洪所救,將本人的戰(zhàn)馬讓給曹操。
操騎馬,洪脫去衣甲,拖刀跟馬而走。
4、夏侯惇:長槍。
(徐榮)便奔夏侯惇,惇挺槍來迎。交馬數(shù)合,惇刺徐榮于馬下,殺散余兵。
5、夏侯淵:大刀。
楊任遣部將昌奇出馬,與淵交鋒;戰(zhàn)不三合,被淵一刀斬于馬下。
6、典韋:雙鐵戟。
典韋的兵器是兩支鐵戟,重八十斤,除此之外,身上還背著一些短戟,當(dāng)標(biāo)槍用。
張繡想偷襲曹操,曉得典韋兇猛,就灌醉了典韋,派胡車兒偷了典韋的兩支大鐵戟,厥后典韋只能搶了一把步兵的腰刀戰(zhàn)役,最初戰(zhàn)死。
7、樂進(jìn):長槍。
臧霸出馬搦戰(zhàn)。曹軍內(nèi)樂出入迎。兩馬相交,雙槍齊舉。
8、李典:不詳,小說原著中沒有提及,汗青上的名將李典使用馬槊。
9、于禁:不詳,小說原著中沒有提及。
10、徐晃:大斧。
楊奉盛怒,回憶陣中曰:“公明安在?”一將手執(zhí)大斧,直取崔勇,只一合,斬崔勇于馬下。
11、許褚:大刀。
什么“烈云虎嘯刀”、“鑌鐵大砍刀”、“火云刀”都是評書和游戲內(nèi)里的,原著中許褚的大刀沒有那么威風(fēng)霸氣的自用稱呼。
為頭一個勇士,身長八尺,腰大十圍,手提大刀,截住去路。
12、龐德:大刀。
城邊轉(zhuǎn)過一人,舉刀縱馬大喝曰:“龐德在此!”鐘進(jìn)措手不及,被龐德一刀斬于馬下。
13、夏侯霸:大刀。
郭淮盛怒,挺槍驟馬,直取夏侯霸。霸揮刀縱馬來迎。戰(zhàn)不十合,淮敗走,霸隨后趕來。
14、曹彰:戟。
曹彰武藝高強(qiáng),曾三個回合擊敗劉封。兵器是戟,具體什么戟不詳。
曹彰一戟刺吳蘭于馬下。
15、司馬懿:長槍。
司馬懿不僅是雄師統(tǒng)帥,并且是一員戰(zhàn)將,曾擊退魏延。
延大喝曰:“司馬懿休走!”舞刀相迎。懿挺槍接戰(zhàn)。不上三合,延撥回馬便走,懿隨后趕來。
16、鄧艾:大刀。
(姜維)追至陣門前,一將提刀而出曰:“姜維匹夫,勿趕吾兒!鄧艾在此!”
17、文鴦:長槍、鋼鞭。
且說文鴦年方十八歲,身長八尺,全裝慣甲,腰懸鋼鞭,綽槍騎馬,遙望魏寨而進(jìn)。
18、郝昭:不詳。此人極擅守城,把守陳倉道口,讓諸葛亮不得寸進(jìn)。
19、郭淮:長槍。
20、徐質(zhì):開山大斧,武藝高強(qiáng),曾擊敗廖化。
徐質(zhì)使開出大斧,出馬挑唆。蜀陣中廖化出迎。戰(zhàn)不數(shù)合,化拖刀敗回。
21、王雙:大刀。
姓王,名雙,字子全,乃隴西狄道人,使六十斤大刀,騎千里征馬宛馬,開兩石鐵胎弓,埋伏三個流星錘,百步穿楊,有萬夫不妥之勇。
22、韓德:開山大斧。
23、孟坦:雙刀。
24、秦琪:大刀。
25、蔡陽:大刀。
26、司馬師:長刀。
1、孫堅(jiān):古錠刀、鵲畫弓。
“孫堅(jiān)披爛銀鎧,裹赤幘,橫古錠刀,騎花鬃馬”。
2、孫策:長槍。
孫策號稱“江東小霸王”,以是也有人給孫策的槍取了個名字“霸王槍”,但小說原著中就是平凡長槍。
(太史慈)縱馬橫槍,直取孫策。策挺槍來迎。
3、孫權(quán):長槍。
4、程普:鐵脊蛇矛。
姓程,名普,字德謀,右北平土垠人,使一條鐵脊蛇矛;
5、黃蓋:鐵鞭。
姓黃,名蓋,字公覆,零陵人也,使鐵鞭;
6、韓當(dāng):大刀。
姓韓,名當(dāng),字義公,遼西令支人也,使一口大刀;
7、祖茂:雙刀。
姓祖,名茂,字大榮,吳郡富春人也,使雙刀。
8、太史慈:長槍。
(孔融)修書付慈,慈擐甲騎馬,腰帶弓矢,手持鐵槍,飽食嚴(yán)裝,城門開處,一騎飛出。
9、甘寧:大刀。
為首一將,大呼曰:“吾乃東吳甘興霸也!”馬延正欲交鋒,早被甘寧一刀斬于馬下;張顗挺槍來迎,寧大喝一聲,顗措手不及,被寧手起一刀,翻身落馬。
甘寧在攻城的時分,以前用過一次鐵鏈,手持鐵鏈,親冒矢石,登上皖城城頭。
10、周泰:大刀、長槍都市用,但主戰(zhàn)兵器是大刀。
11、凌統(tǒng):大刀。
凌統(tǒng)縱馬提刀,出至陣前。
12、陳武:長槍。
13、蔣欽:長槍。
14、董襲:不詳。
15、徐盛:大刀。
16、潘璋:大刀,緝獲關(guān)羽的青龍偃月刀之后,潘璋曾使用過一段時間。
17、丁奉:不詳。
18、呂蒙:刀。
呂蒙舍命趕到跟前,當(dāng)胸一刀砍翻。
19、朱然:長槍。
20、朱桓:長刀。
1、顏良:大刀。
顏良橫刀立馬于門旗下;見宋憲馬至,良縱馬來迎。戰(zhàn)不三合,手起刀落,斬宋憲于陣前。
2、文丑:長槍。
文丑策馬挺槍,直殺上橋。公孫瓚就橋邊與文丑交鋒。
3、張郃:長槍。
兩軍擺開,張飛出馬,單搦張郃。郃挺槍縱馬而出。
4、高覽:長槍。
許褚揮刀縱馬,直出助戰(zhàn)。高覽挺槍接住。
5、麴義:大刀。
(嚴(yán)綱)急待回,被麴義拍馬舞刀,斬于馬下,瓚軍大北。
6、淳于瓊:不詳。
7、袁尚:長槍、雙刀。
張遼搶先出馬,袁尚挺槍來戰(zhàn),不三合,架隔遮攔不住,大北而走。
袁袁尚欲于父前逞能,便舞雙刀,飛馬出陣,交往奔騰。
8、袁譚:不詳。
1、華雄:大刀。
華雄大喝一聲,將祖茂一刀砍于馬下。鮑忠急待退,被華雄手起刀落,斬于馬下。
2、徐榮:不詳。小說中沒有提及。
3、郭汜:雙刀。
4、李傕:大刀。
5、張濟(jì):不詳。
6、樊稠:大刀。
7、張繡:長槍。
評書中說張繡是“北地槍王”,兵器是“虎頭金槍”,照舊趙云的師兄。但在三國演義原著中,張繡的兵器并沒有提及,我們臨時以為是長槍。
8、牛輔:不詳。
1、呂布:方天畫戟。
2、張遼:大刀。后投誠曹操。
在小說原著中,張遼的兵器就是一把大刀,不是坊間傳播的鉤鐮槍。
陣門中一將挺槍驟馬早出,乃太史慈也。張遼揮刀來迎。兩將戰(zhàn)有七八十合,不分勝負(fù)。
3、高順:長槍。
4、臧霸:長槍。后投誠曹操
5、魏續(xù):長矛。后偷了呂布的方天畫戟,獻(xiàn)給曹操。
續(xù)騎馬持矛,徑出陣前,痛罵顏良。
6、宋憲:長槍。厥后綁了呂布,獻(xiàn)給曹操。
宋憲領(lǐng)諾,綽槍騎馬,直出陣前。
7、侯成:不詳。厥后偷了赤兔馬,獻(xiàn)給曹操。
8、曹性:不詳。
9、郝萌:不詳。
1、張任:長槍。
2、嚴(yán)顏:大刀。后投誠劉備。
巴郡太守嚴(yán)顏,乃蜀中名將,善開硬弓,使大刀,有萬夫不妥之勇
3、泠苞:不詳。
4、李嚴(yán):不詳。后投誠劉備、
5、孟達(dá):不詳。后投誠劉備
6、鄧賢:長槍。
7、雷銅:大刀。
8、吳蘭:不詳。
1、公孫瓚:槊。
公孫瓚與呂布交兵用的就是馬槊。
2、袁術(shù):雙刀。
3、紀(jì)靈:三尖兩刃刀。
4、潘鳳:大斧。
5、武安國:鐵錘。
6、方悅:長槍。
7、穆順:長槍。
8、曹豹:長槍。
7、王朗:大刀。
8、蔡瑁:大刀。
9、文聘:不詳。
10、邢道榮:大斧。
11、楊任:長槍。
楊任自挺槍出馬,與淵戰(zhàn)三十余合,不分勝負(fù)。
12、祝融夫人:丈八長標(biāo),背插五把飛刀。
13、管亥:大刀。
14、程遠(yuǎn)志,大刀。
程遠(yuǎn)志見折了鄧茂,拍馬舞刀,直取張飛,云長舞動大刀,縱馬飛迎。程遠(yuǎn)志措手不及,被云長一刀揮為兩段。
劉關(guān)張第一次上戰(zhàn)場,對手就是黃巾頭領(lǐng)程遠(yuǎn)志和其副將鄧茂,張飛一矛戳死鄧茂,關(guān)羽一刀斬殺程遠(yuǎn)志。
15、番王沙摩柯:鐵蒺藜骨朵。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來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整理發(fā)布,如有侵權(quán),聯(lián)系刪除
原文鏈接:http://www.freetextsend.comhttp://www.freetextsend.com/shenghuojineng/3779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