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。——《水調(diào)歌頭·明月幾時有》
譯文:希望人們可以長長久久地在一起,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賞這美好的月亮。
二、人生如夢,一尊還酹江月。——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
譯文:人生猶如一場夢,且灑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。
三、十年生死兩茫茫,不思量,自難忘。——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》
譯文:你我夫妻訣別已經(jīng)整整十年,強忍不去思念可終究難忘懷。
四、笑漸不聞聲漸悄,多情卻被無情惱。——《蝶戀花·春景》
譯文:慢慢地,圍墻里邊的笑聲就聽不見了,行人惘然若失,仿佛多情的自己被無情的少女所傷害。
五、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妝濃抹總相宜。——《飲湖上初晴后雨》
譯文:若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,淡妝濃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適宜。
世事一場大夢,人生幾度秋涼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西江月·黃州中秋》
生前富貴草頭露,身后風(fēng)流陌上花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陌上花》
若對此君仍大嚼,世間哪有揚州鶴?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于潛僧綠筠軒》
白水滿時雙鷺下,綠槐高處一蟬鳴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溪前堂》
江山如畫,一時多少豪杰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
此生此夜不長好,明月明年何處看?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中秋》
自古佳人多命薄,閉門春盡楊花落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薄命佳人》
長江繞郭知魚美,好竹連山覺筍香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初到黃州》
竹杖芒鞋輕勝馬,誰怕!一蓑煙雨任平生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定風(fēng)波》
回首向來蕭瑟處,歸去,也無風(fēng)雨也無晴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定風(fēng)波》
老病逢春只思睡,獨求僧榻寄須臾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瑞鷓鴣·城頭月落尚啼烏》
羽扇綸巾,談笑間,檣櫓灰飛煙滅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
有情風(fēng)萬里卷潮來,無情送潮歸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八聲甘州·寄參廖子》
有道難行不如醉,有口難言不如睡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醉睡者》
老僧已死成新塔,壞壁無由見舊題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和子由澠池懷舊》
竹外桃花三兩枝,春江水暖鴨先知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惠崇春江晚景》
求田問舍笑豪英,自愛湖邊沙路免泥行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南歌子·帶酒沖山雨》
我本無家更安往?故鄉(xiāng)無此好湖山!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六月廿七日望湖樓醉書》
但屈指西風(fēng)幾時來,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洞仙歌·冰肌玉骨》
路盡河回人轉(zhuǎn)舵,系纜漁村,月暗孤燈火,憑仗飛魂招楚些,我思君處君思我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蝶戀花·暮春別李公擇》
我欲乘風(fēng)歸去,又恐瓊樓玉宇,高處不勝寒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水調(diào)歌頭
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水調(diào)歌頭》
我觀人間世,無如醉中真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飲酒》
佳人猶唱醉翁詞,四十三年如電抹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木蘭花令·次歐公西湖韻》
非人磨墨墨磨人,瓶應(yīng)未罄壘先恥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次韻答舒教授觀余所藏墨》
杳杳天低鶻沒處,青山一發(fā)是中原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澄邁驛通潮閣》
取之無禁,用之不竭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前赤壁賦》
泥上偶然留指爪,鴻飛那復(fù)計東西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和子由澠池懷舊》
明月如霜,好風(fēng)如水,清景無限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永遇樂》
明月幾時有,把酒問青天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水調(diào)歌頭》
忽聞河?xùn)|獅子吼,拄杖落手心茫然!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詩》
枝上柳綿吹又少,天涯何處無芳草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蝶戀花·花褪殘紅青杏小》
春色三分,二分塵土,一分流水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水龍吟·次韻章質(zhì)夫楊花詞》
若言琴上有琴聲,放在匣中何不鳴?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琴詩》
春宵一刻值千金,花有清香月有陰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春宵》
故國神游,多情應(yīng)笑我,早生華發(fā)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
相顧無言,唯有淚千行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四日夜記夢》
書生事業(yè)真堪笑,忍凍孤吟筆退尖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謝人見和雪后北臺書壁》
笑漸不聞聲漸悄,多情卻被無情惱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蝶戀花·花褪殘紅青杏小》
酒醒門外三竿日,臥看溪南十畝蔭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溪前堂》
無肉令人瘦,無竹令人俗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于潛僧綠筠軒》
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妝濃抹總相宜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飲湖上初晴后雨》
欲待曲終尋問取,人不見,數(shù)峰青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江城子·湖上與張先同賦,時聞彈箏》
與君今世為兄弟,更結(jié)人間未了因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獄中寄子由》
萬事到頭都是夢,休!休!明日黃花蝶也愁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南鄉(xiāng)子·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》
萬事從來風(fēng)過耳,何用不著心里,你喚做眉卻眉頭,便是達者也則恐未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無愁可解》
荷盡已無擎雨蓋,菊殘猶有傲霜枝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贈劉景文》
溪邊古路三叉口,獨立斜陽數(shù)過人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縱筆》
縱使相逢應(yīng)不識,塵滿面,鬢如霜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四日夜記夢》
十年生死兩茫茫,不思量,自難忘!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四日夜記夢》
薄薄酒,勝茶湯,丑妻惡妾勝空房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薄薄酒·之一》
韓生畫馬真是馬,蘇子作詩如見畫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韓干馬十四匹》
舊書不厭百回讀,熟讀深思子自知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》
廬山煙雨浙江潮,未到千般恨不消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觀潮》
誰見幽人獨往來,縹緲孤鴻影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卜算子·黃州定慧院寓居作》
橫看成嶺側(cè)成峰,遠近高低各不同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題西林壁》
誰道人生無再少?門前流水尚能西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浣溪沙》(游蘄水清泉寺,寺臨蘭溪,溪水西流。)
燕子樓空,佳人何在?空鎖樓中燕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永遇樂》
細看來不是,楊花點點,是離人淚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水龍吟·次韻章質(zhì)夫楊花詞》
欲寄相思千點淚,流不到,楚江東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江城子·別徐州》
作詩火急追亡逋,清景一失后難摹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臘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恩二僧》
圓荷瀉露,寂寞無人見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永遇樂》
揀盡寒枝不肯棲,寂寞沙洲冷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卜算子·黃州定慧院寓居作》
孤山孤絕誰肯廬?道人有道山不孤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臘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恩二僧》
達人自達酒何功?世間是非憂樂本來空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薄薄酒·之二》
新月如佳人,出海初弄色。【出處】宋·蘇軾《宿望湖樓再和呂察推詩》
作詩火急追亡逋,情景一失后難摹——宋.蘇軾《臘日游孤山訪惠勒思二僧》 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——宋.蘇軾《題西林壁》人生到處知何似,應(yīng)似飛鴻踏雪泥.泥上偶然留指爪,鴻飛那復(fù)計東西. ——宋.蘇軾《和子由澠池懷舊》 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,此事古難全——宋.蘇軾《水調(diào)歌頭》 故書不厭百回讀,熟讀深思子自知——宋.蘇軾《送安驚落第詩》一年好景君須記,最是橙黃橘綠時。 (宋·蘇軾· 贈劉景文) 枝上柳綿吹又少,天涯何處無芳草。 (宋·蘇軾·蝶戀花) 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妝濃抹總相宜。 (宋·蘇軾·飲湖上初晴后雨) 荷盡已無擎雨蓋,菊殘猶有傲霜枝。 (宋·蘇軾·冬景) 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。 宋·蘇軾·題西林壁) 竹外桃花三兩枝,春江水暖鴨先知。 (宋·蘇軾·惠崇‘春江晚景’) 舊書不厭百回讀,熟讀深思子自知。 (宋·蘇軾) 山高月小,水落石出。 (宋·蘇軾·后赤壁賦) 博觀而約取,厚積而薄發(fā)。 (宋·蘇軾) 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。 (宋·蘇軾·水調(diào)歌頭) 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。 (宋·蘇軾·水調(diào)歌頭) 大江東去,浪淘盡,千古風(fēng)流人物。 (宋·蘇軾·念奴嬌·赤壁之戰(zhàn))
廖行之 青玉案 片帆穩(wěn)送扁舟去。又還踏、江湖路。回首京城舊游處。斷魂南浦,滿懷裝恨,別后憑誰訴。長歌擊劍論心素。有志功名未應(yīng)暮。自誦百僚端復(fù)許。歸來猶記,東坡詩語,但草凌云賦。張舜民 蘇子瞻哀辭石與人俱貶,人亡石尚存。卻憐堅重質(zhì),不減浪花痕。滿酌中山酒,重添丈八盆。公兮不歸北,萬里一招魂。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來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整理發(fā)布,如有侵權(quán),聯(lián)系刪除
原文鏈接:http://www.freetextsend.comhttp://www.freetextsend.com/qingganjiaoliu/829.html